車后座的童年 |
||||
|
||||
六月的天,娃娃的臉,這個時候的雨真是來得猝不及防。下午放學時分,天空突然陰沉下來,豆大的雨點砸在地面上,濺起一朵朵小水花。校門口頓時熱鬧起來,家長們紛紛撐開雨傘,孩子們像一群歡快的小麻雀,在雨傘下鉆來鉆去。 我趕緊給坐在電動車后座的兒子罩上雨披,他卻調皮地把腦袋探出來,任由雨滴打在臉上?!皨寢?,下雨騎車真好玩!”他興奮地喊著。 電動車駛過積水時,輪胎劃開的水線向兩側翻涌,“媽媽快看!我們多像劃過水面的小船!”小家伙一陣陣歡呼,不停在雨披里鉆進鉆出,我們也都被打濕了衣服,這一刻,我一點也沒有想訓斥他,還突然感到心中泛起了真實的快樂。 望著雨中穿梭著的人群,我想起三十年前,那時的我,也是這樣蜷縮在父親那輛老舊的二八大杠后座上。記得那件軍綠色的雨衣總是特別大,能把我整個包裹起來,但我總愛偷偷從雨衣下探出腦袋,伸出小手去接那些晶瑩的雨滴。父親寬厚的后背為我擋住了大半風雨,他的體溫透過單薄的襯衫傳來,混合著雨水的清新和父親身上特有的味道。雨點打在臉上涼絲絲的,我卻笑得格外開心。 我記得看過一段采訪說:超過82%的80、90后都有“車后座童年記憶”,這種搖晃的移動空間構成了特殊的親子場域,孩子緊貼父母后背時,能感受到父母的體溫,聞到熟悉的味道,這些真的都會成為最珍貴溫暖的童年記憶。 在這一刻兩代人車后座上的童年慢慢重疊——同樣潮濕的褲腳,同樣發(fā)亮的眼睛,同樣在風雨里被守護的安心。 傍晚雨停時,也已到家樓下,小家伙穿上雨鞋,迫不及待跑向水洼中,玩起踩水的游戲。看著他蹦跳的身影在地上投出晃動的光斑,突然理解了母親當年帶著嗔怒的那句“小心啊,你看著點兒,別摔著”,如今想來竟是如此熟悉。原來時光流轉,當年那個在水洼里蹦跳的小女孩,如今也變成了站在一旁,既想讓孩子盡情玩耍,又忍不住擔心他摔倒的母親。 這時,隔壁用三輪車接孫子的錢大爺也回來了,讓孫子加入了“踩水團隊”,他抹了把臉上的雨水:“玩吧,玩吧,小孩兒就該這樣玩。你看現(xiàn)在的孩子經(jīng)常坐汽車安全座椅,還真是少了你們那小時候的樂子?!?/p> 雨后的夕陽把我們的影子拉得很長,孩子們的笑聲在濕潤的空氣中回蕩。這些雨中簡單的快樂,就像一顆顆晶瑩的雨滴,匯入記憶的長河,成為生命中溫暖的印記。 所謂成長,就是從被保護的人變成保護別人的人。而愛,就是那把永遠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傘,一代代傳遞下去,永不褪色。 |
||||
[打印頁面] [關閉窗口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