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興城里逛一圈? |
||||
|
||||
京畿跟大平原交界的這塊地,定興古城就像本沒合上的舊書。當我一腳踏進燕都遺址公園,腳下那夯土臺子的紋路里,好像還能聽見兩千年前燕昭王筑黃金臺時的馬蹄聲,噔噔的。 非遺傳承人遞過把剪刀,教我剪“徐水獅舞”,紅紙在手里轉了幾下,那獅子就跟活了似的;南拒馬河邊民宿老板娘端來碗熱乎的驢肉火燒,笑著說:“這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吃食,江湖味兒濃著呢。”在這兒,歷史壓根沒睡著——老戲臺上西路評劇一唱,底下游客的掌聲就跟著起,非遺工坊里剪紙的紅顏色和年輕主播鏡頭的光湊一塊兒,規(guī)劃圖上 “三區(qū)一帶” 的文旅藍圖,正被當地人用帶著老繭的手,一下下畫進平常日子里。 清晨五點半,手機鈴聲把民宿的安靜給攪了。推開窗,一股清清爽爽的鄉(xiāng)土氣就鉆進來,洗完臉出門,瞧見個老爺子蹬著三輪車,載著褪了色的戲箱子往村口戲臺趕。西路評劇《乾坤帶》的調子剛沖破晨霧,賣驢肉火燒的攤主就支起了鐵鏊子,油香味混著戲臺飄來的檀木香,在巷子里繞來繞去?!澳懵犨@調門,跟咱祖上給驢肉配的鹵汁一個道理,火候差一點都不是那味兒?!崩习逡艘簧桌蠝f給我,醇厚的醬香味兒里,藏著好幾輩人的手藝門道。 晌午的非遺工坊里,剪紙藝人正教游客剪“徐水獅舞”。太陽透過雕花木窗,把紅紙上蹦跶的獅子影子投在斑駁的磚墻上,跟活了一樣?!耙郧斑@手藝是給閨女攢嫁妝的,現在成了給游客講咱定興事兒的‘活課本’?!彼嚾耸种革w快地動著,紅紙渣簌簌往下掉,時間好像在這時候停住了,就剩窗戶外頭的風,還帶著南拒馬河的潮氣。 下午兩點半,黃金臺的模樣在太陽底下越來越清楚。手指頭摸過坑坑洼洼的臺基,恍惚間,戰(zhàn)馬叫喚聲和念書人的聲音從夯土里冒出來,郭隗站在高臺上的樣子、樂毅揮劍的勁兒、劇辛展開竹簡的認真勁兒,在斷墻殘壁間一個個顯出來。縣志上寫著,這方圓四十畝的土臺子上,以前有昭王殿和招賢館,現在就剩點斷墻殘壁了,可每道裂縫里都藏著“士爭湊燕”的老傳奇。 這時候的定興城,就像一鍋剛燒開的雜燴湯。黃金臺的夯土沉在底下,裹著帝王的野心;量子雷達在探著那些不知道的文明;而鍋底下,一直翻騰著驢肉的焦香和數據的藍光。當第一班夜班無人機從拒馬河上飛過去時,我才明白:這小城的夜,壓根沒真正完事兒。它就是在等下一個天亮,好把昨晚的故事,熬成明天的新傳奇。 |
||||
[打印頁面] [關閉窗口] |